● 揭西县首家三级综合性医院       ● 国家胸痛中心(标准版)认证单位

● 广东省创伤中心建设验收单位    ● 广东省防治卒中中心单位

网站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医院动态 >> 耳朵里的 “小引流管”,解决反复耳疾的关键!
详细内容

耳朵里的 “小引流管”,解决反复耳疾的关键!

生活中,不少家长常遇到孩子 “反复耳朵疼”“听声音不清楚”,也有成人总觉得 “耳朵闷胀,像堵了棉花”—— 这些情况可能与 “中耳积液”“咽鼓管功能不好” 有关,而中耳置管术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。今天就带大家全面了解这个 “耳朵里的小管子”,搞懂它的作用、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。


image.png


中耳置管,简单说就是在耳朵的鼓膜上开一个小口,然后放入一根细小的、空心的 “人工小管”(通常用硅胶或金属制成)。这根管子的核心作用有两个:


640.webp.png


 引流积液

图片

把中耳里堆积的 “积水”(比如炎症产生的分泌物)通过管子排到外耳道,缓解耳朵闷胀、听力下降;



1758590643947482.png

(中耳积液)


平衡压力

图片


让外耳道的空气能通过管子进入中耳,弥补 “咽鼓管”(连接鼻咽部和中耳的天然通道)功能的不足,避免中耳形成 “负压”(类似耳朵 “堵着” 的感觉)。

这根管子不用缝,会靠鼓膜的张力固定在上面,通常能保留6个月到一年,之后多数会自行脱落(少数需医生取出),鼓膜上的小口也会慢慢愈合。


image.png



不是所有耳疾都需要置管,它主要针对 “中耳积液”“咽鼓管功能障碍” 相关的问题,儿童和成人的适用略有不同:


反复或持续分泌性中耳炎

图片

分泌性中耳炎:

感冒后常出现,表现为 “耳朵闷”“听不清”(比如叫名字反应慢),检查发现中耳里有积液,如果积液持续3个月以上,或反复出现(6个月内超过3 次、1 年内超过4次),医生会建议置管。


咽鼓管异常或特殊情况

图片

慢性分泌性中耳炎:

因鼻炎、鼻窦炎、鼻息肉等导致咽鼓管堵塞,中耳长期积液,听力下降、耳闷明显,且药物治疗无效。

咽鼓管功能障碍:

比如鼻咽癌放疗后,咽鼓管无法正常开放,反复出现中耳负压或积液;

其他情况:

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合且中耳频繁感染,医生可能先置管控制炎症,再规划鼓膜修复。

注意:

简单说:当 “中耳里的水排不出去、压力平衡不了”,且保守治疗(用药、喷鼻、鼓膜穿刺抽液)没用时,就可能需要置管。


image.png



很多人听到 “手术” 会害怕,其实中耳置管是微创小手术,过程简单、时间短,不用过度担心:


麻醉方式:孩子多全麻,成人可局麻


儿童:因为孩子配合度低,通常用 “全身麻醉”(静脉全麻,类似 “睡一觉”),麻醉时间短,安全性高;

成人:多数用 “局部麻醉”(医生在耳道里滴麻醉药,或打少量麻药到鼓膜附近),过程中可能有轻微胀感,但不会很疼。


手术流程:10-20分钟搞定


清洁耳道:医生用器械清理外耳道的耳屎与分泌物,确保手术视野清晰。

鼓膜切开:用细针在鼓膜前下方(远离听小骨的安全区域)开一个小口。

引流积液:若中耳有积液,会用吸引器轻轻吸出,此时耳闷胀感会明显缓解。

放入管子:将小管通过切口植入鼓膜,管子两端 “卡” 在鼓膜内外,防止脱落。

术后检查:用耳镜确认管子位置无误,手术就结束了。


image.png






置管后的护理直接影响效果,尤其是 “防水” 和 “避免剧烈运动”,需要特别注意:


严格防水:耳朵不能进水!

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—— 水进入耳道后,可能通过管子流入中耳,引发感染。

洗澡、洗头时:戴专用的 “防水耳罩”,或用干净的棉球蘸凡士林(或防水膏)塞在外耳道口(别塞太深),洗完后立即取下;

游泳、潜水:绝对禁止!除非医生评估后认为可以,且必须戴专业的防水耳塞(普通耳塞没用);

万一进水:立即用干净的棉签轻轻吸干外耳道口的水,别用力掏,及时联系医生。


避免剧烈运动

手术当天减少头部活动,术后一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


避免用力擤鼻涕、咳嗽


用力擤鼻涕(尤其是按住两个鼻孔一起擤)时,鼻腔里的压力会通过咽鼓管传到中耳,可能把细菌带到中耳引发感染,还可能导致管子移位。正确的做法是:按住一侧鼻孔,轻轻擤另一侧,咳嗽时尽量低头,减少压力。


观察异常症状,及时就医

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可能是感染或管子问题,要尽快找医生:

耳朵疼、流脓、有异味;

听力突然下降、头晕、耳鸣加重。


别自行掏耳朵、碰管子


不要用棉签、耳勺等掏耳朵,以免碰到管子导致移位或脱落,也不要试图自己取管子,管子要么会自行脱落,要么需要医生用专用器械取出。


遵医嘱、定期复查


术后1-2周:第一次复查,医生检查管子位置、中耳情况,清理耳道;

之后每3-6个月:定期复查,观察管子是否通畅、有无堵塞,评估中耳功能;

管子脱落后:及时复诊,医生判断是否需要重新置管(如果中耳功能已恢复,就不用再放了)。




如果出现耳朵反复闷胀

听力下降

别自己吃药拖延

及时去耳鼻喉科就诊

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置管

早干预,才能避免听力长期受损!


image.png


640.webp (2).png


揭西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是县临床重点专科,是医院重点发展的特色专科之一,汇聚了一批经验丰富、医术精湛的专业医疗团队。现有医护人员11人,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,主治医师2人,护士7人。科室配备了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,如高清电子鼻咽喉镜、耳内镜、手术显微镜、听力学检测系统等,为精准诊断和治疗各类耳鼻喉疾病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近年来,耳鼻喉科医护人员分别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、第二、第五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深入学习,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;在技术方面,借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帮扶,不断攻坚克难,大大提高了各种复杂高难度手术的开展,科室手术量及门诊量位居揭西县第一,率先开展了市内首例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及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术,在市内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。此外,科室持续开展新技术研究,推动耳鼻喉学科发展,基本实现“患者不出县即可解决疑难病症”的目标。

开展手术:

耳部手术如鼓室成形术、乳突根治术、耳内镜下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术等,可有效改善耳部听力,治疗耳部炎症和病变;鼻部手术包括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、鼻中隔矫正术、鼻息肉切除术、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等,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、疗效好的特点;咽喉部手术如扁桃体切除术、腺样体切除术、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、咽喉部肿瘤切除术等,为咽喉疾病患者解除病痛。除了手术治疗,科室还注重综合治疗,结合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、中医中药等多种手段,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提高治疗效果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
诊疗范围:

鼻窦炎、鼻息肉、鼻出血、过敏性鼻炎、急慢性鼻炎、肥厚性鼻炎、鼻中隔粘连、鼻中隔偏曲、腺样体肥大、鼻窦囊肿、鼻骨骨折复位术;咽炎、喉炎、声带小结、声带息肉;外耳道炎、耳聋、耳鸣、耳石症(眩晕).扁桃体炎、鼾症、新生儿听力筛查等诊疗。


image.png

1.webp (1).png

耳鼻喉科主任,主治医师

技术擅长:

从事临床工作三十多年,曾到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进修耳鼻喉科,深圳北大医院进修鼻内镜、纤维喉镜、耳纤维内镜。擅长耳鼻喉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诊疗,听力检查,在内镜下喉部异物、外耳道异物、鼻腔异物取出及鼻出血电热凝止血,扁桃体摘除术,鼻骨骨折复位术,鼻息肉摘除术等。



2.webp.png

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

技术擅长:

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种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治和手术操作。熟练开展经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、鼻息肉切除术,鼻中隔矫正术、鼻腔泪囊吻合术、支撑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。现已主刀完成耳鼻喉中高难度手术近千例,在揭阳地区最早开展耳内镜下鼓室成形、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术。



3.webp.png


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

技术擅长:

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多年,曾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修,对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,独立完成各类手术一千多台。特别擅长内镜下对鼻炎鼻窦炎鼻息肉、鼻中隔偏曲、鼾症、小儿腺样体扁桃体肥大、慢性扁桃体炎、中耳炎鼓膜穿孔等疾病的手术治疗。



4.webp.png



耳鼻喉科主治医师

技术擅长:

从事耳鼻喉专业工作多年,曾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、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进修,对眼耳鼻咽喉科常见病、多发病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,尤其擅长对鼻炎鼻窦炎、中耳炎、扁桃体炎、腺样体炎的诊治。



🏥 耳鼻喉科位置:

住院综合楼四楼

📞 咨询电话:

0663-5592929



技术支持: 揭西信息网 | 管理登录
seo seo